----- Waifong Loh 陸惠風

Program:


Passacaglia for Violin and Cello
----- Handel - Halverson

Suite for Solo Cello ----- Gaspar Cassado
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  Paganini
Scherzo No.2, Op.31 and Ballade No.1, Op. 23
----- Chopin

Piano Trio in D minor, Op. 49
----- Felix Mendelssohn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2009/2010年度的藝術盛宴 , 繼八九十月的各項精彩比賽和音樂會後 , 更精彩的節目也將於明年一月份起一一登場 :

一月十六日 , 周六晚八時 , 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登廳 (Jordan Hall) 由三位享譽樂壇傑出女音樂家合作演出『三心會: 作曲 、演奏、 聽眾之會心』 。藉由三顆燦爛光明之星的交輝 , 將作曲家的心聲傳給會心共鳴的觀眾 。榮獲克里夫蘭 (Cleveland) 鋼琴大賽金獎 , 被譽為「中國的阿格里奇(Argerich)」的鋼琴家黃楚芳 , 帕格尼尼(Paganini) 小提琴大賽金獎 , 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家黃濱 , 及被稱為是「最傑出的年青大提琴家之一」的羅詠媞 (Wendy Law) 將以獨奏、合奏、三重奏的形式演出蕭邦、帕格尼尼、孟德爾遜等的作品 。

鋼琴家黃楚芳出生於瀋陽 , 七歲開始學琴 , 十歲時便已獲得無數比賽的獎項 。12歲時 , 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瀋陽音樂學院附中 。1997年 , 獲得香港東南亞中國作品鋼琴比賽大獎 。1998年進入著名的費城寇蒂斯 (Curtis) 音樂學院 。2004年以"寇蒂斯最傑出優秀學生"的榮譽取得了鋼琴演奏學士學位 , 並以全額獎學金考入茱莉亞 (Juilliard) 音樂學院深造 , 師從Robert McDonald 。2006年獲得"朱麗亞音樂學院最優秀畢業生阿圖爾魯賓斯坦大師獎"取得碩士學位 , 目前仍於朱麗亞音樂學院攻讀藝術家文憑 。

黃楚芳從小參加的鋼琴比賽多達幾十個 , 從未空手而歸 。曾獲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 (The Young Concert Artists International Auditions) 第一名、希爾頓 (The Hilton Head) 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 。2005年黃楚芳進入範克萊本 (Van Cliburn) 鋼琴大賽決賽 , 隨後並贏得了當今世界獎金最高 (美金 54,000 元) 的克里夫蘭鋼琴大賽第一名 , 同時獲得貝多芬和蕭邦作品演奏最佳詮釋獎 , 獲得 NAXOS 公司的唱片邀約 , 及三年近百場巡迴演出的合約 。鋼琴家範克萊本稱她為"今日少見的集技巧與音樂為一身的年輕人 。

自十五歲起 , 黃楚芳已經開始在美國及歐洲各地定期演奏 。與她合作過的樂團包括克利夫蘭、雪梨、澳大利亞、德州Fort Worth樂團、查爾斯頓、華盛頓室內樂團等等 。黃楚芳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行個人演奏會後 , 紐約時報評論道 : "…她的演奏有著驚人的彈性 , 加之她堅固的技巧和對作品成熟的個人理解使她理所當然的在克利夫蘭獲得金獎 。" 芝加哥日報稱黃楚芳的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 "我所聽過此曲的最佳詮釋之一 。"伯明罕日報評論道 : "線條清晰 , 詮釋精準 , 每一個演奏出來的音符 , 都是經過審慎的思慮與權衡 。她無疑是中國的 Argerich  ! "

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家黃濱 , 14歲首次參賽即在波蘭維尼奧夫斯基 (Wieniawski) 國際小提琴比賽獲金獎 , 1994年獲意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和帕格尼尼作品最佳演奏獎 , 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亞洲女性 。

黃濱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從小父母即發現她的音樂天分 , 四歲時 , 喜愛小提琴的父親 , 讓黃濱開始學琴 。為她作出很大犧牲 。那時"文革"剛結束 , 還很難買到樂譜 , 父親常為她抄譜到深夜 。在郭淑敏等老師的指點下 , 短短幾年中黃濱的進步很大 , 九歲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 , 17歲獲美國皮波第Peabody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 , 後又在瑞士 , 英國各學習一年 。

1999年她在德國慕尼黑Munich ARD的國際音樂比賽中獲最高獎和特別獎 , 23歲那年 , 在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中 , 她以完美的表現 , 奪取桂冠 。黃濱也是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和伊利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大賽的獲獎者 。在15年間 , 先後獲得八個國際重要小提琴比賽的獎項 , 這在華人小提琴家中恐怕是獨一無二的 。此後 , 她一面繼續完成學業 , 一面開始以獨奏家的身份出現在歐美各國的音樂舞台 。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音樂會 , 與很多國家的著名交響樂團合作 , 如美國的巴爾第摩交響樂團 , 意大利弦樂團 , 法國國家交響樂團 , 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等 。美國巴爾第摩太陽報指出 " 她的才華出神入化…" 。美國華盛頓報稱她"展現出音樂裡最重要要素的大贏家 。"

大提琴家羅詠媞 (Wendy Law) 很小就展示出她的音樂才華 。出生於香港 , 十四歲來波士頓胡桃山藝術高中(Walnut Hill School)就讀 。後進入紐英崙音樂學院師從勞倫斯雷瑟 (Laurence Lesser)  。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茱麗亞音樂學院研究院師從喬爾克羅斯尼克  (Joel Krosnick) 學習 。2002 年得到茱麗亞音樂學院大提琴協奏曲比賽第一名及其他很多重要大獎的第一名 。曾在日本NHK及PBS電視台作全國性演出 。2002年她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演出擔任獨奏 , 又與茱麗亞交響樂團在紐約Avery Fisher Hall演出擔任獨奏 。2003年她被邀請到聯合國大會現埸演出 , 慰問參加伊朗戰役的官兵及家屬 。羅詠媞己得到茱麗亞音樂學院的碩士 , 正攻讀藝術家文憑學位 。名指揮家班澤明贊德(Benjamin Zander) 說 : "在她這一代大提琴音樂家裡 , 她是其中最優秀的一個 。"紐約時報在羅詠媞的演奏會後說 : "她那甜美的獨奏打動人心 …" 。

音樂會門票分為$50 (貴賓保留區、可預先指定座位)及$30(不對號自由入座)兩種 , 學生票$15 (不對號自由座區)  。六歲以下兒童請勿入場 。購票:喬登廳票房: 617-585-1260, 波士頓書局(前世界書局): 617-451-1309, 葉秀聰鋼琴學校: 617-542-9129 。網站購票: http://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無手續費 。
$50: VIP Reserved Seats
$30: open seating at non-VIP section
$15: student open seating at non-VIP section
Children under 6 not admitted.


提供100張免費學生票 (14歲以上 , 每人一張) 請上 贈票網頁 索票 。
100 free student tickets available at 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only (1 per request for age 14 and up)
 

查詢: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 電話: 781-259-8195, 傳真: 781-259-9147,
Email: Foundation@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REVIEW


Bin Huang, Wendy Law and ChuFang Huang at Jordan Hall
photo : Yunni Liu - World Journal

with Laurence Lesser and Cathy Chan
photo : Chutze - Singtao Daily


豐美的音樂饗宴

——黃楚芳、黃濱、羅詠媞音樂會述評

潤霖
 

2010年元旦剛過不久 , 三位才女、三顆瑰麗的音樂之星 : 黃楚芳、黃濱、羅詠媞 , 跟隨尚未遠去的新年腳步 , 來到文化名城波士頓 , 由“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操持 , 舉辦了一次音樂盛宴—— 那就是今年1月16日晚 , 精彩紛呈於Jordan Hall舞台上的“三心會” 。

為何不把這次音樂會稱為“三星會”而是似乎有點費解的“三心會”呢?請看波城名筆陸惠風的解題之言 : “三星交會 , 光芒互放 , 固然是'三心會'之一義 。然而作曲家、演奏家與聽眾三者之間因緣遇合 , 通過音樂互相會心 , 豈非此現代音樂雅集之深心原意乎?”

從音樂會安排的曲目來看 , 三位演奏家要在近兩個小時內 , 演出西方十八至二十世紀諸多作曲家如亨德爾、海頓、門德爾松、帕格尼尼、卡薩多、拉威爾等的佳作 , 包含了巴羅克、古典、浪漫及現代等不同風格 。雖然作品的格調、意蘊、情趣不一 , 但大多流暢、明晰 , 較少艱澀 , 易於欣賞 , 加之三位巾幗才俊精彩、傳神的演繹 , 確實易於在這次音樂盛會中 , 形成作曲家、演奏家與聽眾之間三心交會的藝術勝境 。

鋼琴家黃楚芳 , 小提琴家黃濱 , 大提琴家羅詠媞 , 雖然在今年初的本次音樂會上首次聯袂登台 , 但前些年她們都曾經各自來到波士頓 , 參加過音樂會演出 。我本人就分別先後觀摩過羅詠媞和黃濱的表演 , 只有黃楚芳的演出 , 還是第一次有緣欣賞 。

黃濱、羅詠媞、黃楚芳在音樂會中的獨奏演出 , 顯示了各自的藝術實力 , 富有光彩 , 美不勝收 。

小提琴家黃濱的獨奏曲目是帕格尼尼的“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

據音樂會說明書介紹 , 這是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以意大利作曲家喬瓦尼. 帕伊謝洛(Giovanni Paisiello 1740 —1816)的歌劇詠嘆調“Nel cor piu non mi sento”為主題而創作的一首變奏曲 。

可能由於黃濱具有十幾年前就在“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奪冠的輝煌經歷 , 因此她似乎比較鍾情於帕格尼尼的作品 , 尤其是那些炫技性的曲目 。記得2007年春 , 我曾經在波士頓的一場音樂會上欣賞過黃濱與“紐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鐘” , 把各種的高難度的小提琴技巧展露得精妙絕倫 , 留下深刻印象 。

如今 , 她傾心演奏的“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 讓我重溫當年的美妙感受 。華麗的如歌主題 , 多姿多彩的變奏 , “帕格尼尼”式令人眩目的各種難度極高的技巧如左手連續撥弦 , 連續跳弓 , 各種不同音程的雙音、雙音中加入顫音 , 快速連續換把的泛音等等;還是那樣的揮灑自如 , 流光溢彩 , 顯示了非凡的藝術功力 。

記得幾年前 , 我曾經觀摩過羅詠媞的獨奏演出 , 查閱了自己過去所寫的有關音樂評論 , 才確定那是於2004年4月17日晚在Jordan Hall的一次音樂會上(與她同台演出的還有鋼琴家安寧和小提琴家林以信) 。當時羅詠媞給我的印像是一位洋溢著藝術活力的、很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大提琴家 。那麼在時隔近六年後 , 又一次在Jordan Hall登台的羅詠媞 , 會展示怎樣的風采呢?

在今年的這次音樂會上 , 羅詠媞演奏了卡薩多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加斯帕爾.卡薩多(Gaspar Cassado 1897—1966)是西班牙著名大提琴家、作曲家 。這部《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其代表作之一 。

再次觀摩羅詠媞的演出 , 首先感到她表演曲目的難度提高了 。這次選擇的卡薩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其三個樂章的結構 , 變化多端的音樂層次和令人生畏的複雜技巧 , 與她幾年前演奏的兩首樂曲相比 , 顯然要難以把握 。但羅詠媞非但保持了她那灑脫、流麗的表演特色 , 而且對技巧的駕馭更加輕鬆 , 音樂處理也更為精細 。通過她雙手在四條琴弦上游刃有餘的自由馳騁 , 把這部大提琴組曲濃豔的西班牙色彩 , 熱烈的民間風情和富有激情與張力的音樂意蘊 , 演繹得十分動人 , 也從而展示出她已然比較成熟的藝術魅力 。

鋼琴家黃楚芳的獨奏曲目 , 從十八世紀的海頓到二十世紀的拉威爾 , 是兩部風格迥異的作品 。

首先演出的是海頓的《E大調奏鳴曲》(HOB XVI 31) 。

海頓《E大調奏鳴曲》是一部標準的古典音樂作品 。黃楚芳的傾心演繹 ,  使音樂廳內充溢著平和、典雅、雋永的古典美氛圍 。第一樂章處理得流暢、明達;第二樂章慢速、抒情 , 以細膩的音色、力度把握 , 傳達一種意味蘊藉的心緒;第三樂章快速、活躍 , 富有力度變化 , 鋼琴家以乾淨利落的技巧使奏鳴曲在圓滿中結束 。

黃楚芳演奏的第二個樂曲是拉威爾那首著名的《圓舞曲》(La Valse) 。這是拉威爾1920年的作品 , 原為管弦樂隊而寫 , 後被改編為鋼琴曲 , 成為不少鋼琴家經常表演的曲目 。

黃楚芳在音樂會現場演出的這一首拉威爾名作 , 使我驚異地感受到她那把握紛繁樂思的才能和女性鋼琴家中罕見的磅礴氣勢 。因為拉威爾的這首《圓舞曲》絕非是斯特勞斯式的輕盈、華麗、歡悅 , 而是躁動、陰鬱、頹喪 , 表現音樂之都維也納在二十世紀初葉經歷了戰亂 , 造成人們悲觀、失望的複雜心態 。音樂雖然在“圓舞曲”的律動中開始 , 但很快就出現不諧和的和弦並不斷擴展 , 音樂變得陰暗、扭曲、緊張並越來越怪異、慌亂乃至陷於絕望與瘋狂 。黃楚芳在音樂層次的展開、繁複織體的駕控、樂曲意蘊的揭示等方面 , 均有出色的表現 , 特別是她的爆發力 , 有雷霆萬鈞之勢 , 令人驚嘆 。

除了獨奏 , 音樂會的另一種表演形式是重奏 。實際上音樂會開始時的第一個曲目 , 便是由黃濱和羅詠媞合作演出的二重奏 : 亨德爾(哈佛森)的《帕薩卡利亞》 。

“帕薩卡利亞”是一種起源於西班牙民間的古老舞曲 , 在西方音樂十七、十八世紀的巴羅克時期 , 這種以固定低音為基礎進行變奏的“帕薩卡利亞”舞曲十分盛行 , 亨德爾為大鍵琴所寫的《G小調帕薩卡利亞舞曲》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作品 。一個多世紀以後 , 挪威小提琴家、作曲家哈佛森(Johan Halvorsen 1864—1935 )將亨德爾的《G小調帕薩卡利亞舞曲》改編成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 。後來 , 在人們的演出中 , 時常會用大提琴代替中提琴 。

黃濱和羅詠媞這一次演出的《帕薩卡利亞》便是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二重奏 。黃濱和羅詠媞的二重奏 , 以精湛的技巧和比較默契的配合 , 將巴羅克風格的韻致 , “帕薩卡利亞”式的律動 , 豐富多彩的變奏 , 美妙精緻的織體等等 , 表現得心領神會、有聲有色 , 給人以審美愉悅 。

在音樂會的下半場 , 黃楚芳、黃濱、羅詠媞通力合作 , 上演門德爾鬆的《D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第49號) , 這是浪漫主義作曲家門德爾松最受世人歡迎的室內樂作品之一 。

三位藝術家在音樂會現場演出的門德爾鬆的《D小調鋼琴三重奏》應該說有精彩之處 , 但總體來看還不夠完美 。主要是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三個聲部的互相配合、銜接、交織、融會還未能達到既各顯個性 , 又水乳交融的化境 , 藝術處理也不夠細膩、精妙 。可能是由於作品的篇幅比較大(四個樂章) , 而她們三人則難得有機會相聚 , 很少有時間在一起仔細排練、磨合的緣故吧 。

難忘那一夜“三心會” , 這是豐美的、令人盡興的音樂饗宴 。
 


   

Thank you for your generous contribution to
Foundation for Chinese Performing Arts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Foundation for Chinese Performing Arts
Lincoln, Massachusetts
updated 2008